第一个西方全球化商品——棉花血泪史
达伽马和哥伦布达成了地理的全球化;
欧洲人实现了基督教的全球化;
牛顿力学开启了现代西方科学的全球化;
英国工业革命促使了生产的全球化;
民主自由经推销加速了政体的全球化;
互联网开始了信息的全球化;
犹太人主导了金融的全球化;
资本主义则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
而资本主义的出现、西方人拥护奴隶制发展到高潮、促进殖民扩张、推动城市化、引爆工业革命、帝国的兴亡、催生三角贸易、摧毁自然经济、导致美国南北战争发生、世界市场的铸就都因棉花而起,若说,影响全世界最深远的植物是棉花,一点也不为过。棉花在过去三百年中成了世界经济中最为成功的商品之一,发端于欧洲的资本主义借助棉花成为全球性经济体制,导致当今世界经济的南北大分流,还不可逆转地改变了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欧洲人曾主导的棉花帝国背后,即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历史。
棉属(Gossypium )是极重要的经济作物,全世界都在广泛栽培,共有51个品种,棉花既是最重要的纤维作物,又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也是含高蛋白的粮食作物,还是纺织、精细化工原料和重要的战略物资。其种子的棉毛(俗呼棉花)为纺织工业最主要的原料;种子供榨油,供工业润滑油和农村点灯用,经高温精炼,除掉棉酚后以植物油之名供食用;其残渣即棉子饼,可供牲畜饲料,或作肥料。该属约20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棉花喜温,耐旱,喜光。除以上提到的以外另有澳洲棉、野棉花、毛棉等品种。
棉织品和棉制服装具有保暖、舒适、轻松、透气、吸汗等功能,而由碳氢化合物合成的化学纤维在加工过程中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不可再生能源,还残留有偶氮染料、甲醛、重金属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尤其在当前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能源供应日益紧张的情况下,不可能完全以化学纤维取代棉纤维。
棉花除了织成衣物,做成床品窗帘家具等家居用品,还可用来作药用棉,尿片、卫生巾、纸币专用纸、相纸、烛芯等,棉花的绒毛还会进入发胶、洗发膏、牙膏、面乳等产品,甚至有些意大利番茄肉酱和德国红肠里面也加了棉绒。现棉花已可以作插花花材使用,切花市场有所销售。棉花还可用于制作护肤抗皱的美容产品,还是一种重要的蜜源植物。
棉花种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5000-4000年的印度河流域文明中,5000年前印度已用棉花纺线。 公元前326年,亚历山大大帝率领的大军渡过印度河时,看见当地居民穿的衣服更精细轻柔,大兵们到处打探并搜集到棉籽,回到希腊把种子种到地里,结果大失所望放弃了实验,西方世界忘却了这种“羊毛树”。
阿拉伯人离印度更近,他们从印度进口棉布,公元1世纪,阿拉伯商人将精美的细棉布带到意大利和西班牙。约9世纪时,摩尔人将棉花种植方法传到了西班牙,后来,埃及、阿尔及利亚以及西班牙南部的格拉纳达(Grenade)、塞利维亚(Séville)等地开始种植棉花,用阿拉伯语给这个白色絮团起名al-kutun,法语的棉花(lecoton)从阿拉伯语音译而来,地中海沿岸国家的许多用语来自阿拉伯语,如数学、茄子等。
好 几个世纪,欧洲伊斯兰与基督教这两个大相径庭世界相安无事,北方人穿着羊毛或亚麻织成的衣衫,在南方和东方的穆斯林穿着棉布衣服。直到十字军东征时的厮杀,使彼此间有些往来。不久,威尼斯的贸易得到发展。棉花的使用也逐渐推广到欧洲。但15世纪前欧洲人仅把棉织品用作装饰品、桌布等。
1498年,为寻找香料和黄金及王约翰的葡萄牙人达伽马受王室派遣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印度棉布的实用、舒适、色彩斑斓和浓厚的异国情调,印度高质量的棉织品更是源源不断运到欧洲,仅1684年,印度出口上百万件棉布服装。印度莫卧儿帝国控制了全世界1/4的棉纺织品贸易,每年税收达到1亿两白银,是同时期明朝所获税收的十几倍。
棉花造就日不落帝国
十七世纪初英国通过特许东印度公司进行殖民扩张,17世纪末莫卧儿帝国陷入分裂,各地封建王公割据英国乘机而入,借助封建王公之手控制并垄断印度棉等原料的供应。1757年,英国在普拉西之战中获胜,从此正式开始在印度190多年的殖民统治。因大英帝国在印度生产的棉纺织品价廉物美,引发英国本土棉纺业的繁荣发展,为将棉花纺成纱线的加工效率提升,1765年英国兰开夏郡的纺织工詹姆斯·哈格里夫斯(James Hargreaves)发明珍妮纺纱机,纺纱工效随之提高了十几倍,这被普遍赞誉为 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
加上此前兰开夏郡的织布机械工约翰·凯伊在1733年已发明的飞梭技术,使得棉纺织工效提高1倍多,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涌入为工场主打工谋生。但珍妮纺纱机由人力或畜力提供动力不够稳定持续,而且无法使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得以解放,这促使了蒸汽机的发展。
1769年,钟表匠阿克莱发明以水力为动力的纺纱机初步解决了动力问题。1771年, 罗伯特·凯伊在曼彻斯特建立英国第一家水力纺纱厂 , 这成为近代机器大工厂诞生的标志。英国印花、漂白、染色等技术随后不断涌现,净棉机、梳棉机、卷线机、整染机等机械相继发明出来,使英国棉纺织业效率和质量交替上升。
随着机器生产开始增多,畜力、水力和风力已无法满足。1769年,苏格兰人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将钮可门1705年发明的蒸汽机改良成“单动式蒸汽机”,1782年瓦特成功试制复动式蒸汽机。由此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除了纺织业,在采矿业、冶炼、机器制造等行业中也获得迅速推广。
1784年第一台利用蒸汽机和水力等机械化的织布机出现,英国纺织品产量从1766年到1789年增长了5倍,18世纪末期,英国棉纺织业率先实现机械化生产,它的问世被称之为“机器时代”(the Age of Machines)开始,也被称为工业1.0时代。日不落殖民大帝国因工业革命虎添翼而更加强大,随后向英国全境乃至整个欧洲大陆传播到北美。
1800年 ,英国棉织品出口额占其出口总额的25% , 1828年达出口总值的一半,棉布成为西方人主导的第一个全球化商品,棉纺织业成为英国工业的中坚,推动着工业革命的发生与发展。
英国纺织业大爆发随之需要大量棉花。1781年英国纺纱消耗510万磅原棉,这是它84年前的两倍半,棉花价格涨到10年前的2到3倍。1790年英国纺纱量又增长6倍,到1800年纺纱量再次接近翻倍,达到5600万磅。但欧洲产棉花很少,主要原棉供应地奥斯曼土耳其到1800年前后已无法满足英国的增长需求。
印度作为世界棉花产业的古老发源地,英国将印度变成殖民地后不仅获得棉花和棉纺织品的议价权,今天的新疆棉花掌握了全球棉花定价权,成为西方打压中国纺织工业供应链的手段。英国人还将印度大量粮食耕地更改植棉花,以各种手段鼓励印度种植和出口棉花,这摧毁了印度农民以粮食种植为主、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181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从美国引进棉籽到印度,1811年,英国从印度进口棉花160包,1818年进口量达127124包,之后英国在印度建立更多农场种植棉花。
1816年又将美国人惠特尼发明的轧花机运到孟买提高了印度棉花供应量,从而摧毁了印度手工纺纱业。早期,印度本土精加工的高端棉布尚能保持一定优势,随着英国棉布质量不断提高,到18世纪后半叶,英国不再从印度进口棉布,还把印度当作制成品倾销地,在高端市场上彻底打败了印度棉布。1800年至1801年从孟加拉出口到英国的棉纺织品仍有140万英镑,1809年至1810年降到33万英镑。
1814到1835年,印度输往英国的棉布减少3/4 ,英国输往印度的棉布增长62倍。1850年英国加工了全世界46%的棉花。英国纺织业的繁荣一直持续到第一 次世界大战 ,战后的1924年,英国棉纺锭数量达创纪录的6330万锭,织机79.2万台。印度彻底沦为英国棉纺织业的原材料供应地和棉纺织品的倾销地,从棉布出口国变成进口国,本土纺织业迅速崩溃,著名的纺织城达卡,1827年有15万人口,8年后只剩3万。
栽培棉有草棉、亚洲棉、陆地棉、海岛棉四个棉种,分属两大类群,草棉和亚洲棉为二倍体棉种,都属于A染色体组,原产于印度及周边等地,被欧洲人称之为旧世界棉。陆地棉和海岛棉为四倍体棉种,属于复合AD染色体组,原产于中、南美洲,被欧洲人称之为新世界棉。现在全球棉花生产中,栽培面积最大的是陆地棉,约占总产量的9成,海岛棉约占5%~8%,亚洲棉约2%~5%,草棉已很少栽培。
5000年前,美洲和印度几乎同时出现棉花,15世纪末,哥伦布带着胡椒样品和给中国皇帝的书信代表西班牙王室踏足美洲,哥伦布疯狂劫掠并驱使印第安人寻找黄金白银和贵重木材,之后开始驱赶印第安人侵占土地,当时中美洲原住民也早已懂得用棉花纺织衣服和毯子。16世纪西班牙人进入墨西哥南部和尤卡坦半岛时,发现当地植棉业已很发达,岛民将彩色棉纺成土布,做成当地人的服装。1620年代,开始有华人群体在西班牙殖民地墨西哥城做成衣。欧洲人占领美洲之初大量种植甘蔗,1630年代开始扩大棉花种植面积,18世纪因英国对棉花的需求,英属美洲殖民地北纬37度以南的所有地区都种植了棉花。
当欧洲本土的原棉需求爆炸式增长时,欧洲人使美洲殖民地成为欧洲棉花的重要来源地。他们到西印度群岛后,于18世纪早期在牙买加、格林纳达、多米尼克经营种植棉花。1768年到1789年 ,巴巴多斯原棉出口从24万磅增长到260万磅,成为棉花出产最多的岛屿。在1770年前 ,巴哈马群岛几乎不种植棉花,到1780年多巴哥岛装船的原棉达150万磅,1787年巴哈马群岛向英国运达近50万磅原棉。1781年到1791年 英国从英属加勒比岛屿进口的棉花量翻了两番。1791年,法属殖民地圣多明各出口到法国的棉花达到680万磅,比8年前增长了58% ,棉花种植园与甘蔗种植园的数量已几乎相当。
18世纪后叶,葡萄牙人在殖民地巴西伯南布哥和马拉尼昂等地种植棉花,第一次向英国输出马兰汉棉花,这种质量差的棉花很快被纤维长、质量好的伯南布哥棉花替代,且出口量不断上升,1785年到1792年 ,巴西装船运到英格兰的棉花量超过奥斯曼土耳其帝国。1821年至1825年棉花在巴西出口货物中占比达30% ,成为英国纺织业非常重要的棉花供应地。
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期间,英国向美国大规模倾销廉价工业品,同时抬高美国商品的进口关税并取消对北美13个殖民地的一切贸易优惠,造成美国经济陷入严重混乱,破产、失业加剧,社会动荡不安,甚至出现起义,为应对烟草贸易的不景气,更为搭上工业革命的顺风车,用枪炮赶走当地印第安人,使美国南方成为棉花种植园,1790年美国出产150万磅棉花,从1791年至1800年向英国出口棉花量增长93倍。
在南方政客的支持下,美国联邦政府通过侵略获得更多新领土, 1803年路易斯安那购地案使美国领土几乎增长一倍, 1819年美国从西班手中得到佛罗里达,为美国棉花生产提供了大面积的土地。1820年 美国出产的棉花达到16750万磅,这年出口增长了6倍,美国取代西印度群岛成为英国原棉最重要的来源地, 1830年西印度群岛棉花占英国进口份额不到3%。到1857年,美国出产的棉花数量与中国一样多。
特别是1793年,美国人惠特尼发明机械锯齿轧棉机,能快速分开棉花纤维和种子,解决了一直困扰美国南方种植园主的难题,即适合南方生长的短纤维棉花的棉籽脱棉问题。据说在惠特尼发明轧棉机之前,清理1磅棉花需一天时间,而使用轧棉机后,一名黑奴一天能生产50磅干净的棉花。这极大促进了美国棉业发展,1791年到1800年,美国向英国出口的棉花增长了93倍,很快棉花成为美国的拳头产品,使得这个新生国家迅速捞到第一桶金。
1794年美英在伦敦签订了《杰伊条约》,英国解除对美国的封锁重获英国市场,特别是棉织品市场。美国开始从墨西哥引入陆地棉进行培育,此后英国的棉花供应中心转向北美。棉花种植仍是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种植、采摘仍需大量人工。为扩大生产获取更大利润,压榨奴隶只需喂投食物就能产出,是种植园主们认为最好的办法。
葡萄牙从15世纪开始在非洲掠捕黑人贩卖并在欧洲成立黑奴市场,西班牙、荷兰等国先后参与。18世纪初,英国接棒成为全球最大的奴隶贩子,非洲人被戴上镣铐装进船舱,在海地太子港拍卖再送到各农场。
一开始黑奴三角贸易还没兴盛时,美洲种植园的奴隶大多是白人,英国人把造反的爱尔兰人等送到美洲当苦力,这远不能满足需求,因此大量黑奴贩入,1780年代每年有近3万名奴隶被运到圣多明各,1784年到1791年,有25万名非洲奴隶被贩卖到美洲。从1783年到1808年,美国共购买17万黑人。
法国大革命后开始禁止黑奴贸易,西印度群岛黑人起来抗争,导致那的“黑奴”棉花产量大幅下降,黑奴贸易转向美国棉花田。到1830年 , 100万黑奴被送到美国南部棉花种植地,相当于美国当时人口的1/13。黑奴从早到晚在白人的虐待下劳作。所罗门·诺瑟普1853年所著传记体小说被改编成了电影血泪交加《为奴十二载》。
1841年诺瑟普被当成黑奴贩卖时,美国26个州中有一半是蓄奴州,这些州基本都在南方,他最终是因纽约州的《使本州自由公民免遭绑架或沦为奴隶之保障法令》而获救。1865年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国会签署《美国宪法第13条修正议案》,黑奴制度才被废除。
从此,无数奴隶代替品的华人劳工梦魇开始,鸦片战争后英、法、美、荷、西班牙、葡萄牙等资本主义国家,都参与了贩运华工以牟取暴利的“猪仔贩运”活动。在1840年代末加利福尼亚淘金热之前,全美大约只有50名中国人。淘金潮涌现,仅几十年之后,西海岸的中国人激增到10万人左右。在19世纪60年代铁路建设的鼎盛时期,90%的铁路工人都是中国人。美国太平洋铁路每一条枕木下都有一具穷苦的华工尸骨,仅1970年当地沙漠中挖出2000磅(约合907.2公斤)的华工尸骨。19世纪近30万美国华裔劳工远涉大洋到美国,有时华工途中死亡率高达50%以上。熬到目的地往往像奴隶一样食不果腹干苦力,贫病潦倒客死他乡,香港的英国殖民者和洋买办们却大赚浸透着华工血泪的美元。
在船上的华工
棉花帝国之战
英国曾是传统的养羊大国,是欧洲重要的羊毛产地。自15世纪中叶起,英国人不再单纯出口羊毛,大力发展毛纺织业及其贸易,英国羊毛和呢绒成为欧洲国际贸易中的一宗主要货品支撑起英国的经济命脉,并垄断了整个欧洲市场,因此英国毛纺织品受到严峻的挑战。与毛纺织业相比,英国棉纺织地位很低,1621年 ,英国东印度公司进口了约5万件棉纺织品到英国,40年后涨了5倍。
17世纪中叶前英国对印度高质量棉布的竞争毫无还手之力,1662年英国政府限制印度棉布在国内销售,对印度棉布征收高额关税。1685年,英国对”所有印花棉布、印度亚麻及所有印度制造的丝绸制品”征收10%的关税,1690年增加了一倍。1701年,英国议会规定只能进口白棉布到英国加工,进口印花棉布为非法。1721 年英国颁布法令禁止穿着使用印度白布染成的印花棉布衣服,将售卖印度棉布视为非法。
法国同样采取贸易壁垒。1686年 法国宣布制造、使用和销售棉纺织品为非法行为。此后七十余年,法国至少颁布了两项王室敕令和80项枢密院的裁决压制棉纺织品的进口和生产。惩罚措施变得越来越严厉,从1726年起对违规者施以死刑。1755年 法国宣布进口印度印花织物为非法行为。1785年 法国国王再次确认这一禁令以保护”国家产业”,有两万名警卫负责推行,5万违法者被发配到法国桨帆船上服苦役。1700年,威尼斯和佛兰德斯禁止进口印度棉纺织品,1717年西班牙宣布进口印度纺织品为非法,18世纪末奥斯曼帝国禁止国民穿着某些印度服装。
当英国棉纺织品在全球流通获取大量利润时, 1774年废除了禁止从印度进口棉布的法案,英国为推销国产棉纺织品,力图各国降低关税。1821年英国曼彻斯特商会要求政府向丹麦施压减少纱线进口关税,1822年商会要求在东印度群岛实行更自由的贸易政策,后又鼓动取消英国和爱尔兰之间的关税。从1820年代后半期到30年代后半期,英国向埃及出口的棉纺织品价值增长了10倍,1838年《英国奥斯曼关税条约》生效,规定进口关税只有8%的从价税,迫使埃及进行自由贸易,摧毁了埃及的工业化进程。
面对英国棉纺织品的侵入,很多国家效仿英国人,如美国多渠道窃取英国纺织技术的同时构筑贸易壁垒。1816年,美国为垄断廉价棉产品市场对进口低档棉纺织品征收保护性关税,到1846年,印度粗制棉进入美国关税为60%到84%。1818年普鲁士和奥地利、1820年俄国、1822年法国、1824年意大利、 1826年巴伐利亚和符腾堡对棉产品征收进口关税。1821年墨西哥独立后虽追求工业化,但纺织业受到英美廉价纱线和布料的打压, 1829年墨西哥通过新关税法禁止国内能制造的粗棉衣物进口,1837年新关税法再度禁止进口廉价棉纱和布,1843年将禁止进口棉纺织品的条款写入墨西哥宪法。1842年法国禁止所有棉产品进口,1844年巴西阿尔维斯布兰科关税法将多数外国棉制品关税提高到30%。
美国内战后,全球棉纺织业再次蓬勃,关税壁垒到高涨期。1861年美国立法提高进口棉花关税。当美国廉价棉产品生产取得优势后, 1883年降低了对廉价棉产品的关税,提高了更高品质棉花的关税。1878年和1888年意大利通过棉花关税法。从1880年代法国进一步施行保护主义关税,1892年通过关税立法。1860年巴西棉花关税在进口货值的30%以下, 1880年60%左右,1885年增长到100%,1900年后保护主义关税维持了近30年,到1920年 ,巴西棉产品中75%至85%为国内纺制和织造。
1926到1932年,日本出口到印度的棉布所占比例从12%左右增长到约50%。日本政府利用印度棉花开始依赖日本的机会,对其殖民政府英国施压迫使印度降低进口棉制品关税壁垒。1933年 日本棉布出口首次超法德,成为仅次于英美的世界第三大棉花强国。到1937年 ,日本占领全球棉布交易市场的37%,英国只有27%的份额。
英国发展毛纺织业时,通过被马克思称为“羊吃人”的圈地运动侵占土地和资源,使洁白的羊毛沾满了封建主义的血泪,到发展棉纺业时全球洁白的棉花都被资本主义染上了血泪。奴隶为美国创造大量利益,1850年代末 ,美国棉花产量占英国8亿磅棉花用量的77%、占法国1.92亿磅棉花用量的90%、占德意志关税同盟1.15亿磅的60% 、占 俄国1.02亿磅的92%。
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使棉花出口量锐减,1860年美国出口到欧洲的棉花为380万包,1862年几乎为零,这令欧洲人惊慌失措开始疯狂争夺,并再次扑向印度以维系其经济支柱产业的棉纺业。英国在1858年于印度建立殖民统治区,改造印度农村加快建设基础设施,1863年把棉花进口关税从10%降到5%。美国内战头两年印度棉花价格翻两番,印度粮食作物地改种棉花。1857年印度供给法国原棉进口量的1.1%,1860年供给英国原棉进口量的16%,到1862年上升到英国原棉进口量的75%、法国原棉进口量的70%。
埃及棉花产量同样飞快增长。1865年埃及棉花产量增长到2.507亿磅,是1860年的5倍,出口增长14倍。1882年奥拉比运动被镇压之后,英国人对埃及军事占领,1914年正式沦为英国殖民地,英国在埃及推行单一经济扩大棉花种植,使埃及一向占优势的粮食作物则大为缩减不能自给,工业发展受到压制,埃及同样成为英国的原料供应基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巴西、秘鲁、墨西哥、阿根廷等被殖民国的棉花种植面积都大增,全球肥沃的土地都纷纷种上了棉花。1865年美国内战结束,重新供应棉花,导致全球棉花市场供大于求价格持续下跌近30年 ,粮食价格则上涨。当时正值小冰期,干早年份全球大批棉农无钱购粮。1870年代末大饥荒,仅印度棉花种植区有600万到1000万人饿死。
棉花在中国
棉花不是中国的本地作物,中国自2000年前引进了亚洲棉、草棉,到1950年代中期才被陆地棉和少量海岛棉代替。 草棉 (Gossypium herbaceum )又称非洲棉、阿拉伯棉、小棉,原产于非洲南部,是非洲大陆栽培和传播较早的棉种。它最初从非洲经阿拉伯传入欧洲东南部和地中海沿岸国家,长期栽培在地中海东部沿海的利凡特(Levant)地区,即泛指希腊、土耳其、叙利亚、黎巴嫩和埃及沿地中海的地区,过去欧洲把草棉称为利凡特棉(Levant cotton)。草棉向东传入小亚细亚、中亚细亚,经伊朗、巴基斯坦,再传入新疆、甘肃的河西走廊及陕西一带。目前世界上只有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尚有少量栽培。
俄国学者马乌埃尔(FMayer)考证:“非洲棉传入亚洲不晚于公元前1000年。”《听园西疆杂述诗》(1892)中记载,“中国之有棉花,其中始于张骞出使西域”。公元 635 年,姚思廉撰写的《梁书·西北诸戎传》载:“高昌国多草木,草实如茧,茧中丝如细卢,名曰白叠子,国人多取织以为布,布甚软白,交市用焉”。高昌国即今新疆吐鲁番地区,白叠子就是一年生的草棉,迄今新疆吐鲁番维吾尔族仍称之为白叠子。近年在新疆民丰县发掘的东汉时代(公元25-220年)合葬墓里,出现白底蓝花布、粗布手帕和白粗布等,并出现碳化草棉种子,说明在公元前后,草棉已在中国西北地区栽培,并纺织成布。
在草棉传入中国之前,《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采炼钢铁纺纱织布议》:“考中国古仅有木棉,名古贝。宋末时南番入贡,中国始有草棉,名古终,即今之华棉也。”据《宋书》记载最迟在南北朝时期才传入传入新疆、甘肃一带种植,到宋末元初时才大量传入内地。宋以前,中国只有带丝旁的“绵”字,带木旁的“棉”字从《宋书》起才开始出现。棉花大量传入内地,当在宋元明初,棉花在“宋元之间始传种于中国,关陕闽广首获其利,盖此物出外夷,闽广通海舶,关陕通西域故也,”可见棉花的传入有海陆两路。泉州的棉花由海路传入,并很快在南方推开,全中国的推广则迟至明初,由朱元璋强制推行。其输入路线或南北两路:经海运从缅甸和越南进入,在后汉时传入滇、桂,后传至粤、闽再向北传布。北面经陆路由波斯在南北朝时传至新疆,到甘肃和陕西后再进入东部各省。
亚洲棉 (Gossypium arboreum )最早传入华南种植,到公元13世纪流入长江流域,尔后进入黄河流域。亚洲棉的中文学名叫树棉,也叫木本鸡脚棉、中棉。为几百年来中国久经栽培的土棉之一,亚洲棉在中国形成为一个特有的地理种系-中棉,自陆地棉输入后树棉正被淘汰中。亚洲棉的野生种迄今还没有发现,普遍认为可能与草棉有同祖,都源于草棉的野生种系阿非利加棉,与草棉在非洲产生分化后引入亚洲经长期栽培驯化形成。大多数人认为亚洲棉起源于印度并在那广泛栽培。1971年Chowdhury and Buth在非洲考古发现,亚洲棉可能距今4500年前已在苏丹努比亚地区种植,为了获得其富有营养的种子作为家畜饲料。
战国(公元前475至公前221年)编写的《禹贡》一书有中国最早植棉记载“岛夷卉服,厥篚织贝”,“卉服”指棉布衣服,“织贝”指织成贝纹的棉布,“岛夷”指海南岛居民,据测这种棉花即亚洲棉。亚洲棉曾在东南亚地区普遍栽培,自印度经缅甸、泰国、越南先传入华南,约在12世纪后期或13世纪传入两 河流域种植,从而遍及全国植棉地区,后又传入朝鲜和日本。过去我国南起海南岛,北至辽宁,东起沿海各省,西至陕西、甘肃所有棉区都曾栽培亚洲棉,经过长期驯化选择,已逐步形成中棉种系。
汉武帝末年,海南已种棉织布。东汉初年,云南棉花生产规模已见端倪。到南朝梁武帝时,四川和新疆亦开始种植棉花,新疆主要在高昌一地。后历经魏晋、隋唐,棉花种植仍局限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两宋时期,海南是中国主要植棉地区之一,黎族百姓已创造出轧、弹、纺、织、染等整套棉纺织生产工具和技术。北宋时海南棉花移植到闽广地区。南宋时期,棉花的种植又从广州和福建推广到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
元初,植棉和棉纺织技术在两河流域广泛传播,短短数十年遍及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湖南、河南、山东、陕西和新疆等地。元贞年间黄道婆从海南崖州带回黎族人先进的棉纺织生产工具和织布方法回到故乡乌泥泾,教给当地人织制手巾和衣带新方法,因此松江、上海一带的棉织业很快发展起来,乌泥泾和附近百姓以织被面和制棉为生的有一千多家。黄道婆还改进了去籽弹松工具和纺车,优化了纺纱织造工序,所制棉布数量多质量高。《嘉禾志》 卷六记载:”布 ,松江者佳”,“乌泥泾被”闻名远近,松江府成为元、明、清全国棉纺织业中心。
英国为鸦片与红茶贸易差,用坚船利炮轰开了晚清国门,1843年《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市场被迫开放,欧洲和北美纱线和织物大量涌入,中国棉花及纺织品产业衰落。甲午战争后,日本大力发展棉花和棉纺织业,大量向中国输入棉纱。1897-1898年 ,日本对华棉纱出口占日本纺纱总产量的28%。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英国制造商被排斥在中国市场之外,日本对中国市场渗透加深。1903年至 1929年,日本棉布出口一半以上流向中国。
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后,晚清主权进一步沦失,中国市场进一步被外资攻侵,为自救发起洋务运动努力发展民族工业,期间于光绪四年(1878)集股筹建上海机器织布局,从英国进口辊轴式轧机和织机,从美国进口环锭纺机和500马力的汽炉引入中国,1880年代初 中国第一家现代化的棉纺织厂-上海机器织布局开始运营。1888年张之洞在广州筹设官办织布局,从英国购置机器。到1925年 全国已有118家棉纺织厂,当中一半集中在上海,配备有300多万支纱锭,雇用工人25万多。1931年,中国只有16.3%的纱线为手工纺纱,锭子数比1913年激增297%,是同期全球增速的20倍。抗战爆发受战争、停工、价格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棉产量断崖式下滑,1945年全国棉产量减至500万担。
新中国成立后,从国家层面有计划地推动传统优势产棉区扩大种植面积,并积极促成各产棉区 与上海、无锡、天津等棉纺业发达城市对接。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加强对华封锁,严厉查禁棉花对华出口。中国纺织业内部挖掘,1952年中国生产了65.6万吨棉线,比前几十年显著增长, 1957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三大棉纱生产国,产量是英国的2.5倍。改革开放后中国棉花生产和棉纺织业快速发展,1983年中国大型国有棉纺织厂产出327万吨棉产品。
时至今日,中国棉花消费占全球总量的1/3。其中新疆棉花为中国提供了67%的产量,每年另有200万吨左右的棉花可从美国、印度、澳大利亚、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土耳其、希腊、埃及、阿根廷、苏丹和巴西等世界主要棉花生产国进口,服装原料来源总体无忧。与之同时,中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出口国,纺织业韧性十足。
由于中国机械纺织工业的兴起及国际市场对优质棉花的需要,于1865年第一次主要从美国引进产量较高、品质较好的陆地棉,已广泛栽培于全国各产棉区,且已取代树棉和草棉。
陆地棉 (Gossypium hirsutum )原产中美洲墨西哥的高地及加勒比海地区,亦称高原棉(Upland cotton)。墨西哥发现古代纺织品碎片及种子,距今5500年前已有陆地棉种植和纺织,而野生和半野生的陆地棉迄今仍广泛分布于墨西哥、危地马拉等中美洲地带。16世纪下半叶,北美殖民者从墨西哥和危地马拉引入陆地棉栽培,经驯化选择,形成了适应高纬度、对短日照不敏感的栽培品种,从而使陆地棉在美国大面积扩张。1776年美国建国后尤其倚重棉花产业,先后育成许多陆地棉优良品种。此后,世界各植棉国都从美国引种陆地棉品种,陆地棉又被称为美棉。
中国自1865年从美国引入陆地棉种以来曾多次引种推广,但由于缺乏必要的良种繁育体系和相应的栽培技术,品种严重退化导致未能大面积推广。1930年代及50年代主要从美国引人陆地棉品种,各方重视之下面积迅速发展,最后一次大批量引种在1980年。在这115年中中国曾先后向美国引入近百个品种,种子5630t。在第三次大批量引种的同时,也引入了美国育成的新品种12个,在全国61个试点进行比较试验。当时中国自育品种水平已提高,这批美国新品种的产量较低,从而结束了中国大规模引种棉花的历史。
在引进陆地棉的同时,农业科研单位和院校也开始新品种选育,1920、30年代育成的亚洲棉有鸡脚棉、百万棉、孝感长统等,在40年代育成的陆地棉有鸡脚德字棉、泾斯棉等,这些品种又为从美国引进的斯字棉和岱字棉所替代。30年代引进陆地棉优良品种以后开始棉花品种区域试验表明,陆地棉良种的产量及纤维品质明显优于亚洲棉,从而在40年代开始推广陆地棉种的同时,也逐步开展了以陆地棉为主的育种工作,1958年基本取代亚洲棉。从60年代起,中国自育品种的丰产性开始超过国外引进品种,从而结束了长达一个世纪的陆地棉引种历史,有力促进了中国棉花的发展。
20世纪50~70年代中国以提高产量为主的育种工作有很大进展,在黄河和长江两流域棉区育成一批在生产上大面积种植的丰产品种洞庭1号、鲁棉1号等,为适应麦棉两熟需要育成夏播短季棉品种中棉所10号等,在80年代国家立项进行棉花育种科技攻关,自育新品种的抗病性和纤维品质都有了明显提高。
中国、美国、印度、乌兹别克斯坦、埃及等国都有栽植陆地棉,但中国的单产量最大,乌兹别克斯坦有“白金之国”之称。陆地棉也由于种植地区辽阔,在中国多样化的复杂生态环境条件下,演变出与原始引进品种有许多显然不同的性状变异,为中国棉花新品种选育提供了种质资源。
海岛棉(Gossypium barbadense )曾引入华南少量种植,自何时何地引入中国,尚无记录可查, 原产于南美洲、中美洲、加勒比海群岛和加拉帕戈斯群岛地区,海岛棉曾在南美洲的智利到厄瓜多尔地区广泛栽培,后又传播到大西洋沿岸和西印度群岛栽培。在南美洲西北部秘鲁安孔-奇科翁(Ancon-Chillon)发掘出古代的棉纤维花器和棉铃,表明在距今4500年前该地已有海岛棉种植,在秘鲁一带至今仍有海岛棉的各种变异类型,故普遍认为秘鲁是海岛棉的起源中心。
19世纪初海岛棉引入非洲,在埃及得到驯化和选出优良品种迅速推广种植,埃及和苏丹是目前海岛棉的主 要生产国。20 世纪初埃及的海岛棉品种被引回美国进一步改良,主要在美国西部干旱灌溉棉区种植。前苏联引入埃及海岛棉后,育成了较早熟的中亚型埃及海岛棉品种栽种。中国一年生海岛棉是1930年代自美国和埃及引入,50 年代又从苏联、埃及、苏丹、美国、秘鲁等国引入许多一年生海岛棉品种,并且开展了海岛棉育种工作。多年生海岛棉在云南、广西、广东、海南、福建和台湾早已种植,当地普遍称之俗名:离核木棉、木棉、光籽棉、长绒棉。现新疆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海岛棉生产基地,今天新疆主要种植原产南美洲的长绒海岛棉,1959年沙井子试验站从前苏联引入的品种中选育出。
中国虽然棉区辽阔,现在已成为世界第一棉纺、棉布生产和棉产品消费国,第二大棉花生产国,有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西北内陆三大植棉区,棉花已成中国主要经济作物,但一直是个有着巨大缺口的棉花进口大国,到1982年才实现原棉自给,选用优良品种是促进棉花生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今天,中国的棉纺织工厂拥有全球近一半的纱锭和织机,消耗世界原棉产量的43%,亚洲总计消耗82.2%,棉花种植和纱线、棉布生产已完全转移到了亚洲。
从棉花和谷物、大豆、茶叶、罂粟、橡胶、胡椒、丁香、豆蔻一样,在过去数百年全球贸易中都成为非常重要的商品,在当下及未来,除了能源以外,最重要的商品是科技,而全球也将依旧按照昔日资本主义帝国的逻辑运行,其中的关键是在产业链的全球配置过程中尽力降低成本、牢牢抓住最具利润的环节,精明的商人以国家利益的名义维持对高利润产业链条的控制。
棉花是一级战略性物资。中国在与资本主义国家生死较量的博弈中,西方人在傲慢尤其极度的欲望驱使之下,以“人权”之名倾巢出动发起新疆棉之战,棉花有了国界,科学家和知识分子亦如斯乎。鉴于新疆与国家棉花、石油一白一黑产业安全的战略意义,尤念及左宗棠率部收复新疆之功,再感恩保卫、开拓、稳定新疆的勇士们,和为中国棉花事业做出贡献的全产业链上的人们。
参考资料:
《大国博弈的影子:世界历史上的"棉花之战”》 赵文斌
《中国棉花品种及其系谱》 黄滋康 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授 斯文·贝克特(Sven Beckert)著
《棉花国之旅》 法国 埃利克·奥森纳 著 新星出版社
其他文章
- 2022年苏州公司注册流程及材料 公司注册代办一般多少钱
- 工商年度报告逾期没报怎么办(企业工商异常怎么处理)
- 相城作品版权怎么申请(作品版权申请流程)
- 公司法关于企业登记审批程序和公示、证照管理规定
- 公司法关于公司犯罪的罪名有哪些
- 公司章程应如何对分红条款作出规定?股东分红时间间隔以及分红比例
- 公司法之公司清算案件规定
- 公司法关于外国公司分支机构的设立程序规定
- 无锡公司注册的流程是怎样 在无锡注册公司好办吗
- 不小心被骗做了一家公司法人怎么办 挂名注册公司法人怎么规避风险
- 物流公司的经营范围怎么写,注册物流公司前快看
- 外商独资企业注册那些事?六大事项你清楚吗?
- 国有独资公司的经理及监事会的相关注意事项
- 合伙企业如何注册?注册有限合伙企业的申请材料你准备齐全了吗?
- 公司注销需要多少钱费用 主要哪些地方需要花钱
- 注册资金50万要交吗,实际需要交多少?
- 江阴怎么简单快速安全的注册一家电子商务公司?
- 注册公司注册地址怎么弄 无地址申请办理
- 2022年古田公司注册地址挂靠适合那些情形
- 注册的淮滨公司在内地经营有哪些方法呢?
- 注册汽车租赁公司的经营范围怎么写,汽车租赁公司经营范围大全
- 无经营零申报公司注销要交印花税吗,注意6个税务问题
- 注册网络传媒公司的经营范围怎么写,经营范围包括哪些?
- 注册公司前应该考虑哪些问题 有哪些方面要注意
- 2022年江阴网上公司注册的流程是怎样的呢?
- 江阴注册公司流程和费用,代办公司如何收费?
- 太仓公司注册流程及需要的材料 四点概要!
- 企业工商年报应该怎么做才能展示公司的实力?
- 在江阴注册公司你需要知道这些注册地址相关要求!
- 江阴网上销售培训课程需要办理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吗?